赓续劳动精神,实习常态长效--20级跟岗实习带队老师系列访谈报道

文章来源:智能制造工程系发布时间:2023-04-30浏览次数:25

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夯实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系部实际,智能制造工程系20数控330名同学于2023218日,由刘少荷老师带领,到山东金麦科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跟岗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担当聚班心、护形象、育新技、耕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为实训教学校内校外双循环的产教深度融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榜样力量。

 深耕企业文化沃土,职业素养提质扩面

 金麦的培训非常细致全面,在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制度、奖惩措施、工资绩效计算方法、安全文明生产、常用设备应用、服从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等各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入职培训。其中让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企业的以人为本意识,充分展现了一个大企业的人文关怀传承。培训环节由公司负责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分别进行相关培训,培训内容虽然不同,但在培训休息间隙,每当同学们走出会议室之前,所有培训人员都不忘叮嘱:“同学们,回宿舍上厕所都小点声,上夜班的师傅们都在睡觉,他们都很累,不要打扰他们休息。”就是这样一句不经意的叮嘱,却深深地打动了带队老师和同学们,让他们感到了大企业的大格局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带队刘老师深情的说“大学之大,非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企业也如是。”她相信,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工作氛围下,必定能让同学们的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思想工作常抓不懈,树优建设常态长效

 金麦工作的同学实训工种主要有两种。一部分在印刷车间工作,恰好赶上印刷车间大整修,在协助师傅擦拭保养机器的同时完成机械装配等知识的迁移;一部分同学协助完成印刷质检工作,强化对质量检测的认知。由于同学们的工作时间不同,这为及时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此,带队老师便经常到宿舍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与需要帮助的同学及时沟通,避免学生思想的滑坡。借助不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反馈企业指出的共性问题,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常态开展优秀顶岗实习周记分享活动,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一路前行。

 


IMG_256

 

 

IMG_257

 

 

IMG_258

 

IMG_259

 

同学们的思想转变不仅体现在字里行间,还落实在实际行动上,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实习时间,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刘礼辉同学,手指不小心受到挤压,在简单处理并确认没有大碍的情况下,忍痛返回工作岗位,短短一个周左右便可以独立操作机器,被委以机长重任;魏博闻、郭佳文同学在印刷车间大整修的情况下,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高质量完成师傅交给的任务,得到了师傅、车间主任、生产经理的一致好评;孙宏伟同学能够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想通过实习争取让自己多学知识,改掉自己的不足。

 

20数控同学工作场景

IMG_260

IMG_261

家校企联合凝心聚力,岗位稳定工作扎实推进

优质的企业往往代表着订单的应接不暇,加班也因此成为常态。这对一些从未体验过工作的同学造成了很大的不适应。比如,一天12个小时站不下来,夜班不想上,岗位不适应、工作纪律差等等状况。出现问题后,带队老师会及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与同学们共同面对,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会学生学会与师傅沟通,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学会和形形色色的同事处理好人际关系;鼓励他们遇到问题找方法解决,而不是累屏障、找借口、寻退缩;聚焦家校企三方联合,经常和家长主动、有效沟通,将企业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在沟通中消除家长心里的担忧,打通家校联合“最后一米”的沟通屏障。与企业人事经理、生产经理进行沟通协商,及时将家长与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反馈给企业,通过家校企联合共同帮助同学们快速适应新身份的转变。

截止发稿,一个多月的企业实践,师生在顶岗实训中实现了共同成长。带队教师表示,不仅学生在职业素养和机械专业知识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老师也在处理突发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更多的班级乃至企业管理经验;在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后师生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实现了校企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融通。“自古雄才多砥砺,从来纨绔少伟男”,相信在半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中,20级的小雏鹰们定会完成自己华丽的转身,以崭新的姿态奔赴诗与远方的星辰大海。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