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工程系以培养制造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拥有一支创新思维活跃、技能水平高超、年轻富有活力、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师资队伍。目前在校生1000余人,现有专业教师4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1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为53%。成立专家委员会,特聘行业专家、大学教授、企业大师参与专业发展,有效确保人培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
一、特色引领,“智能与数字化”并行
系部目前下设3个教研室,以增材制造、数控加工技术、口腔义齿加工等三个省市级特色专业为引领,坚持走“产教融合一体”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完善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打造系部协同发展格局。
二、专业齐备,大美“智”造
系部目前教学区占地1万多平方米,实训面积占地1万2千多平方米。拥有30多个专业实训室,设备设施固定资产值达3000余万。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打造高端智能制造生态功能体系,在增材、减材、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面向区域“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三辐射”。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创名牌
系部加大“产、教、研、用、创”的创新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教练队伍,拥有齐鲁首席技师1人,省技术能手1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优秀指导教师4人,市首席技师、技术能手9人,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
各类大赛中捷报频传。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7项。在大赛引领下,各专业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改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并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四、爱在“智”造,前途无限
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打造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成立“中科院院士工作平台”、“清华大学颜永年教授工作站”、“齐鲁首席技师工作联盟”、“博士科研工作站”等高端多功能协同创新平台。
坚持“高端引领、专业对口”的就业及升学方针,积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深化多样化办学手段,目前与烟台博源科技、上海东岳汽车、海阳核电、杰瑞集团、威高集团等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校企合作关系,为更多的学子提供更多的人生选择机遇。